近日,器械之家獲悉,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拉開西安國際港務區千畝醫工創新產業園建設的序幕。
項目將重點開發超導重離子加速器、無液氦超導MRI等新型醫療裝備,建成后,將形成全國唯一以超導為核心的醫工融合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填補我國在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腫瘤精準治療裝置領域空白。
據了解,該項目由西部超導聯合陜投集團、西安港集團、西北有色院、凱立新材、國中資本等企業,共同成立西安聚能醫工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億元)實施建設,規劃用地200畝,總投資13.5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營收13億元,年納稅約1.2億元,規劃到2030年將項目公司培育成醫工領域百億產值規模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企業。
01
全國唯一以超導為核心
的醫工融合研發和產業化基地
公開消息顯示,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于2022年7月24日正式落戶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簽約以來,地企雙方精誠合作、無縫銜接、合力攻堅,順利實現這一重大項目開工。
正式開工
2023年9月27日,西安聚能醫工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建設的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式開工建設。據悉,該項目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灞耿路以東、林溪路以北、國際港站以西,規劃用地200畝,總投資13.5億元。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建成一個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醫工結合產業項目。
主要建設包括超導重離子放射醫療裝置、先進金屬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化基地,形成我國唯一的以超導為核心特色的醫工融合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填補我國在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腫瘤精準治療裝置領域空白。
一年內完成全部建設工作
項目主要分為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總投資為6.5億元,以重離子和MRI產品為重點,兼顧高端裝備領域,完成研發、生產、測試用廠房及裝備建設。二期將在一期建設基礎上,面向同位素超導加速器完成研發、生產、測試用廠房及裝備建設。
根據計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將在一年內完成全部建設工作,三年內完成臨床試驗并推廣應用。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營收13億元,年納稅約1.2億元,規劃到2030年將項目公司培育成醫工領域百億產值規模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企業。
千畝醫工創新產業園
同時,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開工建設,也標志著西安國際港務區醫工科技產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拉開了千畝醫工創新產業園建設的新篇章。
據了解,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依托秦創原平臺與西安交通大學優勢學科,與交大一附院強強聯手,深化“產、政、研、學、醫”聯動發展,全力推動西安國家醫學中心建設,主動謀劃布局醫工科技前沿產業,規劃建設占地1000畝的醫工科技創新產業園,已引進重慶醫藥、新華醫療、茵絡醫療、馬克醫療等10余個醫工創新產業項目。其中包括聯東U谷·醫工科技創新港、西安國家醫學中心醫工創新產業園、新華醫療西安研究院、新華聯合骨科器材、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等研發生產基地等。
新華醫療
2023年6月27日,西安國際港務區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醫療”)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將攜手共建國家醫學中心。
新華醫療將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設立新華醫療西安研究院,開展神經康復器械、生命支持、腫瘤放療、智慧化醫院、智慧化實驗動物中心等方向的研究;還將依托院企、校企聯合創新成果,布局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研發生產基地。
另外,山東新華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還規劃在西安國際港務區醫工創新產業園內設立新華聯合骨科器材及輔助工具等研發生產基地。
聯東U谷·醫工科技創新港
聯東U谷·醫工科技/智能制造創新港項目總投資30億元,總用地約3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規劃用地100畝,總投資約10億元,圍繞“醫工科技”定位,打造聚焦高性能醫療器械、自動化設備、儀器儀表、檢驗檢測、新材料等醫工交叉領域,集研發中試、成果轉化、生產制造、總部交易結算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區。二期規劃用地200畝,總投資約20億元,圍繞“智能制造”領域,打造聚焦智能硬件、電子信息制造、環保設備等領域的先進制造產業園區。
02
依托國家醫學中心建設
全球首臺“小型化”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
此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批建設西部唯一的國家醫學中心,項目地處港務區核心區域,北鄰秦漢大道、東鄰歐亞大道,占地約375畝,建設規模50.55萬平方米,新增床位2100張,主要建設內容有研發攻關中心、成果轉化中心、人才培養中心、臨床診療中心、公共衛生中心、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中西醫協同創新中心等。將圍繞綠色生態節能、科技引領創新的理念,打造以高水準研究轉化為核心的研究型醫院。
作為8家國家首批建設的國家醫學中心之一,西安交大一附院攻關的頭號任務“世界首臺套超導重離子裝備”也將在國際陸港醫院落地,建設以重離子治療為特色的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重離子腫瘤治療示范基地。
設立聚能醫工
基于此,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西部超導建設以超導重離子加速器為代表的,國際領先水平醫工融合研發平臺。為配合交大一附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進一步推動我國醫工結合快速發展,西部超導公司提出組建“西安聚能醫工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8月18日,西部超導、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陜投集團、國中資本、西安港集團、凱立新材等共同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家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企業西安聚能醫工科技有限公司(聚能醫工,注冊資金3億元)。該公司已聘任了我國多名知名超導材料、超導磁體應用技術、加速器物理領域院士專家,指導研發基于加速器和先進超導技術的重離子放療新技術和裝備。
全球首臺“小型化”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
其所承擔建設的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是配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需要應運而生的,重點研發可實現癌癥精準放療的超導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并將圍繞這一裝置,開發一系列的醫療設備。
項目投產后將成為全球首臺“小型化”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可使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的流強提高,體積、運行耗能大幅降低,促進我國核醫學自主可控發展。聚能醫工也將填補我國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腫瘤精準治療裝置領域空白,實現產業化和應用。
在聚能醫工以自有技術研發成功后,通過重離子加速器裝置超導化,設備體積將大幅度縮小,例如超導旋轉機架,目前德國同類設備重達600噸,使用超導技術后,重量可以在100噸以內,能夠大幅降低成本,進一步保障定位精度。
2-3年內開始臨床
重離子放療非常適用于實體類的腫瘤治療,通過調控能量和位置,就可以精準定位、殺死癌細胞,副作用很小,而超導化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有望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在通過多方的產學研醫等深度合作創新后,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預計2-3年內可以建成并開始臨床。同時,聚能醫工還將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無液氦高溫超導系統,該系統是核磁共振的核心部件。
03
市場潛力巨大
重離子治療技術,是國際醫學界公認為目前最先進、最精準、高效和安全的放療技術。其原理是將射線的大部分能量搜集中打在腫瘤上,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盡量保護腫瘤周邊的正常組織,從而實現對腫瘤的“定點精準爆破”。
因具有副作用小、療程短、療效好等特點,該技術尤其適合于不宜手術、對常規射線不敏感、常規射線治療后復發的部分實體腫瘤的治療。例如直腸癌,常規放療手段的5年局部控制率只有24%至28%,使用碳離子治療可以達到95%;對于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常規治療的5年控制率只有10%至20%,使用碳離子治療可達66%以上。
此外,在兒童實體腫瘤、腦與頭頸部腫瘤、肺癌、肝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實體腫瘤方面,重離子放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不良反應相對較低,因此也成為這類實體腫瘤的重要放療選擇。
質子重離子治療雖好,但其高昂的價格讓多數患者“望而卻步”。目前中國的質子重離子醫院收費約在30萬人民幣/每療程,需要患者自費且目前尚未納入醫保,屬于是放療界中的“愛馬仕”了。不過,目前市面上不少醫療險產品都將重離子療法列入了保障范圍,因此市場發展趨勢良好。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6年和2021年中國腫瘤醫院的放療治療服務收入分別為272億和517億,年均復合增長13.7%;預計2020年到2025年腫瘤放療治療服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12.4%,在2025年實現800億的收入規模。
我國眾多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已有多家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投入運營,包括淄博萬杰腫瘤醫院質子治療中心、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河北涿州一洲腫瘤醫院質子中心、甘肅武威重離子醫院、甘肅蘭州質子重離子醫院、合肥離子醫學中心。
同時還有多家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正在逐步有序開展相關建設工作,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質子治療中心、山東省腫瘤醫院質子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質子中心、四川省腫瘤醫院質子治療中心、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質子中心、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質子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徐州質子重離子醫院、和祐國際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浙江省腫瘤醫院重離子醫學中心、中核長沙腫瘤醫院等超過10家在建。
——
聚能醫工承擔建設的國家醫學中心·超導醫工科技項目,將主要研制全球首臺“小型化”醫用超導重離子加速器裝置,該設備可使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的流強提高,體積、運行耗能大幅降低,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同時設備更具經濟成本,未來將在3年內開展臨床,有望促進我國質子重離子中心建設,對此器械之家將持續關注。